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探寻地外生命的征程中,金星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长久以来,科学界围绕金星是否曾拥有海洋以支持生命的孕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深入的研究。如今,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人们对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美好憧憬。

金星,这颗与地球在质量和距日距离上存在相似性的星球,常被称为地球的“邪恶双胞胎”。尽管如今它呈现出炼狱般的恶劣景象,但在早期的推测中,不少科学家认为金星在远古时期或许与地球更为相似,甚至有过液态水构成的海洋,具备孕育生命的潜力。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另辟蹊径,通过对金星大气层化学成分的精密检测,试图揭开金星的历史谜团。他们着重研究了水、二氧化碳和羰基硫等物质在金星大气中的变化情况。在地球,火山喷发物多为水蒸气,这得益于地球内部丰富的水资源储备。然而,研究发现金星的火山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极低,不超过 6%。由此推断,金星内部极为干燥,难以提供足够的水源来形成和维持表面海洋。

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长期以来关于金星演化的两种主流理论之争,画上了一个倾向明显的句号。过去,一种理论认为金星曾足够凉爽,液态水得以存在,但因火山活动引发的失控温室效应,致使其逐渐升温,最终失去液态水;而另一种理论则主张金星“生来即热”,从未有过液态水。如今的研究结果,显然更支持后者。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期刊,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对金星本身的认知重塑,更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探索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它为天文学家在筛选太阳系外可能适宜居住的行星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判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目前,金星表面温度高达约 1000 华氏度(500 摄氏度),足以熔化铅,且伴有硫酸云的笼罩,环境极为恶劣。尽管在本世纪末发射探测器之前,我们尚无法完全排除金星存在生命的微弱可能性,但基于现有研究,金星存在类似地球、依赖液态水的生命形式的设想,已变得极为渺茫。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金星的认识,也让我们在探索宇宙生命的道路上,更加审慎地思考与前行。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