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军”初长成
2024年1月4日,上海动物园棕熊家族增添了一位萌萌的新成员——“军军”。刚出生不久的“军军”身披灰色蓬松的毛发,那精灵古怪的小眼神,让人心生怜爱。由于“军军”的妈妈没有哺育幼崽的经验,在“军军”出生后,饲养员们就成为了它的奶爸奶妈,担负起了养育“军军”的重任。在奶爸奶妈们的精心呵护下,“军军”茁壮成长,它身上的毛发也慢慢变成了浅棕色,逐渐长成了爸爸妈妈的可爱模样,只是毛发略显潦草,因此,也被熊粉们亲切地称呼为“潦草小熊”。

我是2024年新加入上海动物园科普志愿者大家庭的一员,今年7月,我第一次在熊山参加志愿服务时遇见了萌熊“军军”。“军军”是大家口中经常提到的“熊孩子”,特别活泼好动,也许是刚进入熊山场地不久,“军军“对场地内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在场地内到处走走看看,时不时地还去大水池子里游个泳,无比悠闲自在。
近期,小棕熊“军军”在各大网络平台都受到了不少熊熊爱好者们的关注,成为了新晋顶流,前往上海动物园熊山展区看“军军”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众所周知,上海动物园熊山展区一直是游客投喂的重灾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熊山的几只大熊们经常会吃到各种两脚兽们所谓的“美食”,比如薯片、饼干、面包等。长期的随意投喂已经致使熊山大熊们产生了严重乞食行为,一旦有游客拿出食物,大熊们就会风风火火地跑来等待投喂,这对它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饮食结构,动物园有专业的“动物厨房”,已经为动物们提供了营养均衡的食物。而人吃的食物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额外的食物会造成动物消化不良,还会导致动物出现高血糖、腹泻、肠梗阻等疾病。不仅如此,投喂还会导致同一个笼舍内的动物为争抢食物发生争斗,或导致野生动物产生类似棕熊们乞食的非自然行为,甚至由于投喂包装袋、塑料瓶等异物威胁到动物的生命安全。

当然,游客随意投喂不仅发生在熊山展区,在上海动物园的乡土动物区、马来熊、狒狒山等区域也都是投喂的重灾区。许多游客会采取“躲猫猫”方式进行投喂,当志愿者与保安一个不注意,就见一块零食落入了动物们的口中。投喂人群中,老年人和亲子为“主力军”。在一次志愿服务中,发现一位阿姨拿出了一大片面包兴致勃勃地对熊山的两只大熊开启了投喂模式,我在远处对其进行第一次劝阻后,阿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念投喂熊。于是,我便进行了第二次劝阻,可惜再次失败,阿姨仍旧是专心致志地进行着投喂。在几次劝阻无果后,我走到她的身边,又再一次对其进行了劝说,告知其动物们不能吃人吃的食物,会引起它们的肠胃不适,听了这些后,阿姨才收起手中的面包,不满足地离开了。
所有游客的投喂劝阻都需要耐心细心,来上海动物园参观的游客中也充斥着不少有爱的孩子们。还记得10月在马来熊展区的一次志愿服务中,有几位妈妈带着几个六七岁大的孩子们在马来熊展区参观。看了一会儿马来熊后,只听其中一个孩子对妈妈说,我们不能投喂这些小熊,它们吃了别的东西后会拉肚子呢。听了这些,我在一旁特别的感动,为了奖励孩子们的这一举动,我便贴心地为他们送上了可爱的小贴纸,他们都特别开心。慢慢的,他们与我之间减少了陌生感,还问了我好些关于马来熊和斑鬣狗的问题,我也耐心地一一给他们做了解答,真是单纯善良而又善于求知的孩子们啊。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像这些孩子们一样,热爱动物,尊重动物,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投喂是最虚伪的爱。在此,作为一名上海动物园的科普志愿者,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为了“军军”和其他野生动物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请不要投喂。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和生存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军军”目前刚10个月大,还是一只幼年的棕熊,我们都不希望它养成乞食的行为,这需要你我所有人一起来维护。上海动物园也正在采取增加科普手绘板和劝阻投喂人力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熊山的参观秩序。相信大家都会成为呵护“军军”健康成长的一份子。

劝阻投喂科普志愿者 王健
2024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