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 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 袁明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使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展速度及危害显著增加。因此,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的控制。

目前在临床上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主要的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代表的是患者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指南推荐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为<7%,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更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如<6.5%;而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更为宽泛的控制目标,如7.5%~8.0%。当然,糖化血红蛋白不是万能的,我们还需要日常的自我血糖监测,也就是通过血糖仪进行手指血糖的监测,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手指血糖的控制目标也需要个体化。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